聽新聞
0:00 / 0:00
少子化早產兒比率不減反增 台大醫分析:產婦高齡化、人工生殖比率高

台大醫院歷年來收治體重最輕的早產兒,僅350公克。曹伯年說,該名新生兒出生時,身體只有成人手掌般大小,目前已經七、八歲大,還回到醫院表演樂器。早產兒身體非常小,治療需要「極細管路」等醫材,過去因個別醫院用量少,廠商多不願進貨,衛福部成立困難醫材平台後,目前環境已有改善,各家醫院合作通報所需醫材、聯合採購,增加廠商進口意願。
今出席台大兒童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的早產兒茵茵父親說,因妻子懷孕時較高齡已37歲,醫師提醒有早產風險,茵茵出生時只有718公克,在台大醫院早產兒加護病房住了半年才出院,且出生3天內,就因開放性動脈導管併發肺出血而接受開胸手術。茵茵9日後就移除氣管內管,後續靠非侵襲性呼吸輔助成長,曾在2個半月大時,因視網膜病變,接受眼球內注射藥物治療。
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表示,早產兒成長是一段需要勇氣與信任的旅程,看到這些孩子健康快樂長大,是身為兒科醫師最大回報,每一位早產兒都是生命韌性象徵,台大醫院將持續完善新生兒照護,陪伴家庭走過艱難日子,「盼讓愛與專業並行,讓這些曾在微光中奮戰的小生命,都能閃耀出屬於自己的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