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2024.09.21 大陸中介買通外國的野雞學校 讓中國學生在中國念書卻拿到海外學校學歷 或網上高中讓中國學生可以遠程完成學業 或是大陸中介ㄉ中國學生在中國考完高考再去美加的高中讀12年級洗底 還有除ㄌ海外學校成績單外 托福和雅思等國際英語測試成績ㄉ造假方式也層出不窮 大陸中介可輕易收買監考員安排槍手代考英語 如今大陸中介又與香港高校金錢購買學歷ㄉ結合保錄成為新型態ㄉ大學或碩士假學歷

 





大學假學歷風波:拆解高價「保錄」背後的香港高校收生漏洞

李澄欣 - BBC中文記者 的故事
 • 15 小時 • 已讀取 10 分鐘





大學假學歷風波:拆解高價「保錄」背後的香港高校收生漏洞© Getty Images



「一年港碩是花錢買學歷,雖然水但有用」、「雙非(大陸排名較低大學)靠水碩逆襲」——在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上,大量貼文宣傳到香港讀碩士「洗學歷」,當中不少是留學中介的廣告。

香港大學今年5月爆出假學歷風波,有指最終個案多達上百宗,隨後當地各間院校都嚴查學歷。但BBC中文記者以臥底身份聯絡到多家中國大陸留學中介,發現仍有不少聲稱支付六位數人民幣的費用,可以「保錄」(保證錄取)入讀碩士課程。

記者採訪多名網絡上的中介及香港不同大學的行政職員,了解收生程序中哪些環節出現漏洞,讓騙徒有機可乘。

事件也反映了社會和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例如中國青年面對的升學和就業困境,以及香港高校在「教育產業化」和收入業績壓力下,學校和學生的關係被改變。



「保錄」中介和暴利

「最近風聲緊,我們不做風險高(的學校),八大的不做。」網名Fairy的留學中介說。「但17.8萬(人民幣)保證錄取都會大學。」

記者以大陸學生名義聯絡到她,表明自己從內地普通大學畢業、英文不佳,但希望到香港入讀一年制碩士課程,對方建議報讀都會大學的中文授課課程,例如工商管理(中文)、中國文學和創意寫作等,稱「多選一,保證進到其中一個」,若不成功可全額退款。

根據該校網站,上述三個課程學費分別為34萬、10萬和9.8萬港元,換言之中介費比部分課程學費更貴。記者多次追問為何能保證錄取,該中介表示在都大「認識人」,並稱目前只剩下三個保證名額,讓記者盡快決定。

BBC中文就此詢問都會大學,校方作出「嚴正聲明」稱,「沒有授予任何中介機構或代理任何程度的權力來招收或錄取學生,也絕不與此等機構作任何承諾,並且不會特別考慮或優先處理與此等機構有關的任何入學申請。」

香港共有12所大學,都會大學前身為公開大學,為當地4間自資院校之一。另外8家由政府資助的大學統稱「八大」,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

「八大」之中又有「三大」校譽最好,即港大、中大和科大,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分別位列第17、36和47位,也是之前「保錄」傳聞裏中介費最貴的學校。

今年5月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被揭發有假學歷碩士生,院方發現有「保錄」中介稱沒學士學位亦可申請,服務索價數十萬。



香港共有12所大學,吸引了大量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 Getty Images



有16年資歷、目前在蘇州從事留學顧問的王韜(化名)對BBC中文表示,據他所知,「保錄」香港大學的費用約為60至80萬人民幣。

他說曾有「保錄」中介接觸他提議合作,表示介紹學生可以獲取高額佣金,「譬如他給我報價40萬佣金,其它我自己再加上去」。

但他直言「保錄」就是做「詐騙」,運作模式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向大學捐款,第二是在海外學校掛靠學歷出成績單和畢業證書,第三是造假章製作海外學校的假文件。

「第一種需要很多很多錢,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第二種成本也不低,最多就是第三種,便宜又沒有法律代價,在國內偽造國內的文件會被抓,偽造海外的沒成本。」


假文件如何蒙混過關?

香港大學今年5月爆出假學歷風波,引來各方對大學錄取漏洞的審視和批評。© Getty Images



造假個案多涉及海外學歷,而一年制授課式碩士課程是假學歷的重災區。

在其中一間「八大」任職行政主任的安妮(化名)對記者說, 她曾負責文學院及商學院授課式碩士課程的收生事宜,認為流程中確實有漏洞讓中介有機可乘。

她指出,大陸學生報讀香港碩士課程時可使用中國內地或海外大學的本科學歷,前者在中國教育部的學信網上一目了然,可輕易核實,後者則沒有全球統一透明的系統,需要逐間海外大學一一確認。

「最多人拿著加拿大或澳洲大學的成績單來報名,如果錄取了,他們要在8月入學前,申請由海外大學教務處直接寄正本過來,我們會檢查信封和郵戳,有就當是真的,不會再傳電郵或打電話跟對家(海外大學)確認。所以技術上要造假並不難。」



港大經管學院早前經調查後表示,有中介偽造整套美國一流大學的成績表和畢業證書,直接從美國郵寄給港大,而相關成績表、學位證、信封、封條等均與真品幾乎一樣。

在另一間香港「八大」任職、負責本科內地生收生的子鋒(化名)對BBC中文說,曾根據一名申請人附上的鏈接,登陸加拿大BC省教育部門網站,輸入驗證碼後核對學生資料和成績單,事後才發現受騙。

「我們無意中發現驗證碼過了期還能用,才揭發整個網站都是假的,騙徒連網域(domain)都買了下來,網址跟真的只是多了一個英文字母,還原度100%,當時所有同事都很震撼。」

除了海外學校成績單,託福(TOEFL)及雅思(IELTS)等國際英語測試成績的造假方式也層出不窮,子鋒說部分國家的考試中心誠信備受質疑,中介可輕易收買監考員安排「槍手」代考。

「有些申請人說自己在美國畢業,雅思卻是在越南考的,這就很不合理……也有些學生考很多次,之前幾次都成績一般,臨近錄取日期就突然間很高分可以達到我們的要求。」


真假難辨的學歷和分數

大學假學歷風波:拆解高價「保錄」背後的香港高校收生漏洞© Getty Images




但相比代考和假文件,最讓行政職員頭痛的是「真假難分」的「換背景」申請。

子鋒說美加學歷最容易「出事」,大陸中介會為學生「換背景」及「重新打造學歷」,很多例子是申請人在中國考完高考,再去北美高中讀12年級「洗底」。「原本的學分轉換後很高分,全部變了A或B+,但又沒有寫清楚從哪裏轉移。」

他透露,近年經常收到「中外合作學校」的申請個案,懷疑是大陸中介買通外國的野雞學校,讓學生在中國讀書,卻拿到海外學校的學歷;另一種是疫情後在北美很流行的「網上高中」,中國學生可以遠程完成學業。

「老實說,針對這類個案我們暫時未有對策,因為那些海外學校確實存在,在當地正規註冊,網上可以查到地址和各種資歷認證,你不能指控他是假,但你又無法證實是真。」


曾在香港理工大學任職十多年的社會政策學者鍾劍華對BBC中文說,曾經面試內地申請人,擁有亮麗學歷及英文成績,當面對答卻連一句英文都講不出。「見過很多由同一間海外大學畢業出來的,他們的水平差異非常大,當時我們就懷疑有人是用假文件報名。」

另一名不願具名、任教人文學科的港大教授說,近年有碩士課程的內地生自稱在加拿大本科畢業,但聽不懂英語授課的課堂,也無法參與小組討論,很影響學習氣氛。「如果入學前有面試,至少可以確保他們會說英文。」

受訪的行政職員也認同面試有助鑒別學歷真偽,負責碩士課程的安妮指,有申請人視像面試時眼神怪異,懷疑是鏡頭後有人指點,另有學生樣貌與照片不符,當場揭發是請槍上陣。但她說礙於人手不足及需要教授配合等原因,安排面試不如想像中容易,目前大部分仍是「成績達標就自動錄取」


中介真的可以「內推」嗎?

香港的大學教育有很多全英文課程,憑假學歷或假成績入讀的學生很容易在這方面露餡。© Getty Images



各間大學都表明不會聘請中介,也不存在內部推薦名額,但仍有不少中介聲稱在學校「認識人」可以保證錄取,當中是否涉及串通關係?

負責授課式碩士課程的安妮承認,行政人員的確權力很大,一個課程通常有兩個行政職員,但收生事宜只有她處理,「就算我沒有核實雅思成績,恐怕也沒有人知道」。

她補充指,每年9月開學後,大學中央部門會隨機抽查各個碩士課程的新生學歷,但一個約35人的課程僅7名學生被查,「換言之有20多個學生的學歷,從頭到尾都沒有雙重確認過,只經過我一個人的手」。

她表示,有另一個課程的行政同事曾被內地留學中介接觸,對方親赴學院拜訪,甚至送贈貴價海味作見面禮,同事當場拒絕。「大學相信員工有誠信,所有人入職時也必須上關於廉潔的培訓,但在龐大利益下會不會有人抵不住引誘呢?不是完全沒可能。」



各間大學都表明不會聘請中介,也不存在內部推薦名額,但仍有不少中介聲稱在學校「認識人」可以保證錄取。© Getty Images



在其中一間「八大」商學院行政部門任職的呂先生(化名)表示,學院經常收到自稱大陸留學中介的電郵,有些直接寄給教授表示希望建立「雙贏合作關係」,指代寫推薦信等文件可獲每位學生一兩千美元的報酬。 「這類郵件多到一個地步,學院時不時要發信給全體教職員,提醒大家遵守香港法律和大學守則。」

負責本科收生的子鋒也說,每年都收到不同中國留學機構的電郵邀請合作,稱可提供大量「優質生源」。「我們當然不會理會,一律當是垃圾郵件。」

有內部人士把矛頭指向身邊的內地背景同事,指由於內地生成為碩士課程的主流,學院為了便於溝通,將行政職員「改朝換代」慢慢換成內地人,而他們往往就是有關課程的畢業生。安妮說「他們非常熟悉課程,掌握了大量內部資訊和人脈關係,如果他們能幹又有誠信當然很好,但萬一沒有呢?」

BBC無法獨立查證此說法,目前也尚未有相關事件的公開報道。

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近期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強調,八間資助大學收生機制秉持擇優而取和公平公正原則,設有嚴謹個人利益申報機制,並受防止賄賂條例規管,大學會繼續提供培訓,包括與廉政公署合作,邀請廉署參與檢視收生程序或提供意見,訂定內部防貪指引等。


中國學生與香港高校「各取所需」

中國青年失業率高企,圖為河南一個招聘夜市上的求職者© Getty Images



假學歷禁之不絕,打著各種誇張旗號的中介有價有市,根本原因涉及社會和經濟因素。

中國的大學過去二十多年大規模擴招,學歷貶值,本科畢業已找不到好工作,考研成為主流,北京、上海等多所大學陸續出現「碩博畢業生首次超過本科畢業生」的不尋常現象。

疫情後就業環境進一步惡化,中國青年失業率一度飆升至21.3%,考公、考研都「內卷」嚴重。有16年資歷的留學中介王濤對記者表示,現在很多人出國留學的理由是「卷不過國內」。

另一名來自黑龍江的中介說,因應國際形勢和國內問題,很多家庭想「潤」,而香港是性價比較高的途徑。「大部分是為了工作和學歷認可度,少部分是為了身份,以及拿到護照後更方便後續的打算。」

大陸學生在香港讀完一年碩士課程後,可申請留港工作簽證,即IANG,居留滿7年可取得香港身份,期間女性若在港產子,子女出生就有永居身分。另有人希望以香港學歷為跳板,日後申請歐美院校讀博士成功率更高。

香港各大院校都看凖中國學生的需求,不斷擴大招授課式課程的非本地生。

據港府統計,香港大學自資研究生人數由2020/21學年的9373人,增至2022/23學年12674人,同期中文大學由8497增至9811人,科技大學由3163人增至4271人。

曾在商學院任職的安妮說,她負責過的碩士課程「沒有百分百也有九成是內地生」。

本科方面,港府政策優先保障本地生的學額,規定了非本地生佔本地生的比例,但有關比例過去20年陸續放寬,從2004年的10%擴大至2008年的20%,2024年再倍增至40%。



今年香港的大學進一步提高學費,授課式碩士課程學費高達數十萬港元,是學校重要的收入來源。© Getty Images




前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對BBC中文指出,港府多年來推動「教育產業化」,希望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大學需要玩排名遊戲,國際化是其中一項評分指標,他們將內地生歸入國際生,不知內情的人會覺得很厲害。」

值得留意的是,內地生入讀授課式課程不獲公帑資助,須支付全額學費,本科為每年14萬港元至18萬港元,較本地生學費貴三四倍,碩士課程學費更可達數十萬港元,成為香港高校重要的收入來源。

鍾劍華說很多研究生課程,學院找一位知名教職員擔任課程主任,但實際上大部份學科都是聘請外面的人兼職授課,成本很低。「部門也不會太仔細去管理,總之收夠學生、有人上課、有人教書,順順利利過渡,就各取所需。「

商學院行政職員呂先生也形容這「根本是一盤生意」,越來越多課程為大陸學生量身定做,用普通話教學,教授、學生、行政職員都是大陸人,當學校變成「學店」,學校與學生的關係也變質。「尤其是讀中文授課的工商管理碩士(MBA)那些,很多本身是大陸某些大企業的高層,學校不把他們視作學生,而是當成顧客、貴賓去服侍他們。」

他認為在「明買明賣」的扭曲關係下,有些課程沒有嚴查學歷的誘因。「能夠收生、賺到學費是最重要,學歷真偽和誠信就未必是收生時的第一考慮,不排除有時就算文件不齊全也會『收了再算』。」



大學假學歷風波:拆解高價「保錄」背後的香港高校收生漏洞© Getty Images



這次港大假學歷風波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全港各間大學都開始嚴查學歷,但成效如何?

BBC中文向八大查詢打假數目及報警宗數,只有教育大學表示已就一宗個案報警,其他院校均未有交代具體數字,僅重申校方重視誠信、會處罰假學歷個案及有既定程序等。警方也回覆指,沒有劃一統計全港涉及假學歷的案件總數。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已知案件包括兩名港大及一名教育大學內地生被捕,涉嫌「行使虛假文書」、「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為取得入境證而安排作出虛假陳述」等罪名,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入獄10年至14年。

部分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其中一名24歲內地女子吳霖薈,被指向港大職員訛稱從美國康乃爾大學數學系畢業,以入讀金融碩士課程。

有不願具名的入境處內部人員對記者證實,近月收到港大、科大等院校呈報假學歷個案,已註銷數十人的學生簽證,但他坦言「其實很多已經讀完書走了,相信那些中介也早已收到錢」。

在其中一間商學院任職的呂先生則透露,學院近期複查內地生申請資料時發現約10宗可疑個案,都涉及海外學歷造假,但院方對於是否報警或開除學籍,陷入兩難。

「首先我們要得到對家(海外大學)回復確認學歷真偽,但很多都已讀不回,讓我們無法處理下去,那麼在無罪假定下,我們是不是應該繼續讓他們入學?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報警,可能也要調查一年半載,但碩士課程才八九個月,到時候他們已經畢業了。」



港大表示,學生如被發現偽造學歷將被處罰,包括取消錄取資格、終止入學和就讀資格、褫奪學位等。© Getty Images



學者鍾劍華指出,根據其教學經驗,相信假學歷個案遠比外界所知的多,但目前刑事追究的比例相當低,後續阻嚇力道不足。

「很多大學採取所謂的信任機制(trust system),其實是給自己一個藉口不做事、不去查證,沒人投訴就當沒事,大學也無謂打爛自己的米缸(收入來源)。假學歷不可能完全杜絕,但大學一定要更嚴謹審查,殺一儆百去遏止歪風蔓延。」

至於未來如何把關,港大經管學院已公布,將要求獲取錄的學生額外提交中國學信網、留學服務中心或其他具公信力平台發出的學歷認證,還會對部分學生進行面試考核。

負責本科內地生收生的子鋒說,他所屬的行政部門訂立了一些新機制,例如根據具國際公信力的排行榜制定一張內部參考「白名單」,優先考慮從「可靠學校」畢業的申請人;審核託福、雅思英文成績時,會放大檢視在泰國、越南和哈薩克斯坦等「高風險國家」應考的學生,查看其出入境記錄是否吻合考試日期等。

「我們現在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好像查案一樣檢查學歷,可疑個案拿出來逐一開會討論。但你說是否百分百保證不會有假學歷?其實也只能夠盡力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