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斯文掃地「吃缺額」,台灣高教之悲與痛
日前爆出多所私校「吃缺額」被抓包,有校長為此下台。「吃缺額」當然不對,但面對更惡化的少少子化、更嚴酷的高教冰河期,大專院校之間的兼併會更激烈、同時更多私校註定要被「洗出場」,吃缺額與否倒是「小事」了。
上週教育部證實文化、真理、大葉、佛光等4所大學,都有未如實將今年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等招生管道缺額回流至分發入學,藉此壓低分發入學缺額的情況發生,短報的缺額最多的是真理大學短報432人,最少的是大葉大學的短報69名,教育部為此要懲處學校,真理大學校長為此辭職。
根據教育界人士的說法,學校要「吃缺額」的原因有幾個,比較「正面」的說法是:有些科系已看得出來就要併系或消失,因此不如先將名額私藏,等於提前把科系下架,避免後續處理時影響更多學生。
另一種較「負面」說法則是大學低報回流名額是為了「面子」,不把缺額回流等於自行放棄分發入學時的招生權利,但因校方知道即使回流也招不到足額學生,只能藉此減少分發入學時缺額的帳面數據,「好看一點」。
但無論那一種原因占的比重高都無所謂了,因此都顯示台灣高教面對的嚴苛挑戰與問題:少子化;而且其衝擊正以更快速又鉅大的方式來到,教育部無能因應化解,4年後就要迎來一個「高教新生谷底」時,私校的淘汰會更嚴厲。
這波「高教冰河期」的根源來自已延續20年的少子化,戰後嬰兒潮時代,每年新生兒人數在40萬左右,1983年開始跌破40萬,在2000年之前,每年新生兒數還能維持在30萬以上或左右,但之後即一瀉千里、每況愈下,新生兒數快速下降,2004年已掉到20萬人,之後動輒出現不到20萬人的慘狀。
高教界心驚膽跳的面對2027年的高教新生的谷底,因為預估到了該學年度大一新生探底僅剩15.7萬人,這個預測值是來自2010年的新生兒數只有16.6萬人,而這2年入學的大一新生出生時,新生兒數還有20萬左右,等於一口氣少了近2成左右。
如果說現在就已經慘烈與不堪到私校要「吃缺額」來保面子,需要退場的科系持續增加中,那可以確定的說:未來情況還要惡化,2028年的「高教新生谷底」不是真正的谷底;2010年後新生兒數雖然曾短暫回溫增到20萬人以上,但從2015年之後,就是毫不回頭的一路往下:到2021年全年新生兒人數剩15萬3820人,已被視為史上最少、慘無可慘了,結果2022年再降到13萬8986人,2023年又再降到13萬5571人。
如果拿今日的情況比較,等於大一新生人數要少了超過3成;今日招生已困難,去年有7成學校的註冊率下降,如果再少3成,可以想見有多少學校會因招生困難難以為繼。
台灣社會普遍有「國立大學情結」,總覺得國立大學比私校大學好,即使那些辦學多年、口碑不錯的私校,也很容易被成立不久的國立大學超越,當然,現實的考量是公立大學學費比私校便宜不少,除了特殊領域(如醫科)外,多數新生是優先考慮與選擇國立大學。
因此,大部份的高教冰河期災難都會由私校承擔,輕則減系減招、重則關校退場,幸運的退場者是「被合併」,這些都是已發生、且正在加速持續增加的現象。
回頭看過去10年,從2014年的高鳳數位學院退場算起,先後有永達、高美醫專、亞太創意、南榮、稻江、蘭陽、和春、中州科大、台南首府……等校退場停辦;這一長串退場名單上,今年又增加明道、環球科技、大同技術學院和東方設計等學校。至於合併的案例也在增加中,從「公公併」、「私私併」到公併私都有。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合併或是退場的案例,超過8成多是發生在這3、4年,顯然其趨勢仍在強化、加速中。而從未來20年的大一新生人數變化看,考量到台灣的私校都缺乏吸引國際學生、也不可能招來陸生,其學生來源會日益枯竭終歸不得不退場,私校恐怕大半都有退場風險矣!
要評斷那些私校的風險最高,看看官方資料或可有亦可循。那些被列為「專案輔導」的學校與科系、招生率在5-6成上下的學校與科系,都是高危險群;而那些以人文社會為主體、或是「地處偏遠」的學校,其危險程度又要再加級了,上月教育部就核准2家大學的中文系停招了。
至於有私校指責教育部至今無法拿出對策,才造成「不得不吃缺額」的說法,雖然不能說完全不對,因為教育部畢竟有責任想方設法、提出各項政策以減輕私校的衝擊,但從大趨勢與整體大環境看,少子化帶來的冰河期讓大半私校成「漸凍人」終歸退場,已是難以改變的趨勢、更無化解可能,大家只能「隨人顧性命」、自求多福,各自逃生去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